就在刚刚!8月30号早上CBA传来辽篮、张镇麟、CBA中文网——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赛程比分+球队数据+盘口分析韩德君和李晓旭的最新信息
2025-09-04CBA,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,CBA赛程,CBA直播,CBA比分,CBA投注/提供CBA最新赛程、实时比分、球队阵容、球员数据及盘口分析,服务中文球迷与篮球数据爱好者,让你全面掌握CBA最新动态。就在这个八月,CBA爆出了一笔让所有篮球圈炸锅的交易,辽宁男篮居然把他们的冠军核心张镇麟送到了上海!要知道,这哥们儿在辽篮效力五个赛季,可是拿了三个CBA总冠军和一个全运会冠军的重臣啊。
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辽宁队这次是动真格的了,彻底进入重建模式。不仅张镇麟走了,他们的“玄冥二老”韩德君和李晓旭打完半决赛也递交了退役申请。这下辽宁队内线几乎真空,五号位就剩下两张青涩面孔张陈治锋和任序航,急得管理层连夜试训其他球员。
赵继伟近五个赛季场均上场时间高达32分钟,是球队不折不扣的劳模,但高强度比赛也让他的体能逐渐透支,状态起伏不定。
辽宁队的困境只是整个CBA大环境的一个缩影。2025年的CBA休赛期,简直比季后赛还要刺激。
自由市场上,几条“大鱼”的动向牵动着所有球迷的心。王哲林和赵继伟这两大顶流同时进入自由市场,让球迷们直呼“CPU都干烧了”。王哲林这边更是魔幻,上海男篮砸钱如流水的操作没能换来理想成绩,如今合同到期,三大下家已经浮出水面:留守上海?回归福建?还是空降新疆?
就连广东男篮也难掩颓势。过去几个赛季,他们先后失去了周鹏、赵睿、周琦等核心球员,反映出的现实很残酷,广东队已经无法像十年前那样组建“准国家队”级别的国内班底了。
如今的CBA,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资本裂变,财务版图呈现出泾渭分明的两极格局。以山西、上海为代表的国企球队财力雄厚,构筑起“超级战舰”。而民企阵营的四川、江苏等队则深陷生存危机。
看看山西队的操作吧,前前后后居然注册了10名外援!迪亚洛、古德温、法耶等人在加入CBA之前都有不错的履历,与之对应的是每个人的工资都不是小数目。季后赛临近,山西队还在继续在外援阵容上发掘,把引援的目光都放在了澳大利亚联赛。
不只是外援,山西男篮近三个赛季累计投入超3.2亿元引援资金,已经形成了“资本驱动型”的发展路径。据俱乐部高层人士透露,球队已启动涉及核心球员的重磅交易计划,潜在目标甚至包括胡金秋、赵继伟、郭艾伦等现役国手级球员。
反观民企阵营,完全是另一番景象。深圳卖掉核心顾全套现,广州放走祝铭震止损,更多中小球队靠“卖血”维持运营。最惨的是四川男篮,陷入“越穷越不敢投入,越不投入成绩越差”的死循环。
数据不会说谎:2023-2024赛季,CBA前5名球队平均引援投入超8000万元,后5名球队平均引援投入不足1000万元。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战绩上,更在青训、后勤、商业开发等底层建设上形成代际鸿沟。
四川男篮的处境最为艰难,以9胜29负的垫底战绩、拖欠外援薪资的丑闻,成为CBA民企球队生存困境的缩影。他们被一纸“禁止注册新球员”的禁令推上风口浪尖。
据内部人士透露,四川队账户余额已不足百万,甚至无力支付主场租金。这支曾经靠三外援奇迹夺冠的球队,如今却因为拖欠外援克劳福德薪资,导致国际篮联介入调查。四川队的本土球员薪资总额,甚至不及某国企球队一名外援的年薪。
老将韩硕曾对记者说:“我们不是不想赢,是连‘体面输球’的资本都快没了。”这句话道尽了无数中小球队的心酸。
CBA的外援政策变化也加剧了这种分化。本赛季,CBA将外援上场规定从4节4人次改为4节7人次。
有意思的是,尽管外援使用次数增加,但CBA并没有重现过去几年的外援军备竞赛。如今更贴切的格局是,不同的球队有不同的玩法。CBA赛场上既有月薪达到二三十万美元,乃至更高薪水的外援,也有月薪不足2万美元,曾经在街球场效力的外援。
有些球队利用规则,高频签约外援,在转正日期到来之前将外援裁掉,整个赛季周而复始,以此来减少引进外援的支出。这种玩法,那些财大气粗的球队是不屑于采用的。
广东宏远的引援策略则呈现出另一种路径依赖特征。管理层延续“内部挖潜 低成本引援”的传统模式。据行业数据监测显示,近三年广东队引援投入位列联盟第14位,与其传统豪强地位形成显著反差。
这种保守策略已经让广东队吃了亏。上赛季止步季后赛八强,暴露出的问题是:单纯依靠青训造血和廉价外援的运作模式,已难以匹配联赛的竞技强度要求。
深层矛盾源于俱乐部的所有制结构。作为民营资本主导的职业球队,其运营决策受制于企业主的投资意愿。在CBA外援使用规则持续改革的背景下,高水平外援的薪资支出占运营成本比例逐年攀升。
CBA的这种分化格局,本质上反映了两类资本在抗风险能力与政策上的悬殊差异。特别是疫情之后,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,体育自然不能独善其身。CBA有不少民企球队的主业与房地产有关,行业出现波动,球队投入自然缩水。
国企则构建起资金“安全网”,将球队视为城市名片,对短期亏损的容忍度高。民企曾经也看重球队带来的广告效应,但现在因为经济环境变化,受困于资金不足。
看看北京首钢吧,他们用顶薪锁定国手范子铭,山西豪掷千万引进威姆斯和费尔德,背后都是稳定的财政支持。
球队青训依赖“体校-梯队”旧模式,草根人才上升通道狭窄。薪资监管的形同虚设也是大问题:外援欠薪事件频发,折射出联盟对俱乐部财务审核的松散。某业内人士甚至直言:“只要交齐报名费,谁管你账户有没有钱?”
升降级缺失的死水效应更是被广泛诟病:NBL球队如陕西信达、广西威壮连续多年战绩彪炳,却因CBA“扩军缓慢 没有降级”无法晋级。一边是CBA球队摆烂混日子,一边是低级别球队空有野心无门而入,联赛活力从何谈起?
山东高速被北控淘汰后,邱彪教练连假期都不要了,带着球探组疯狂考察11名青训苗子。他们甚至直接向浙江稠州报价程帅澎,这位国手级锋卫摇摆人合同刚到期,但稠州手握优先续约权,山东得准备好让对手满意的筹码才行。
福建浔兴则上演了暖心续约的一幕:重伤的队长陈林坚虽然签的还是顶薪,但主动降薪没拿满600万,看来是要在福建终老了。至于当红炸子鸡邹阳,广东、山东等队都在抢人,不过福建捏着B类合同匹配权,就算留不住也能换回点资产。
各队的操作背后暗流涌动:广东的功勋教练困局、辽宁青黄不接的阵痛、山东的豪赌引援、福建的温情留人。这个休赛期的CBA,确实比季后赛还要精彩。
上海男篮领队卢伟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他们的引援方向:“重点看一号位和五号位,需要全心全意为上海队效力的球员,绝对不允许那种为了签大合同,来挣钱养老的。”
但对于优秀的一号位和五号位球员,纵观整个CBA联盟都很少见。尤其是本赛季冲冠失利的辽宁队和广东队,由于人员老化、阵容深度不足等问题,才在总冠军的道路上失去了竞争力。
辽宁队本赛季立志四连冠,虽然走了郭艾伦,但夺冠班底还在。他们先后引入了七位外援,试图通过外援的实力补强球队短板。但找来的外援除了其他队弃用的,就是在低级别联赛效力的,水平一言难尽,最终也没对辽篮有实质上的帮助。
半决赛被广厦队横扫,让辽篮正式进入重建阶段。现在对他们来说,最重要的就是续约赵继伟。内部挖掘和外部引援成为主要方向,内部培养刘彦宇、张陈志峰等年轻球员,外部寻求交易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